发布时间:2025-03-06 17:43:28
您是否听过“车辆统筹保险”?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将“车辆统筹保险”列为了年度投诉热点。
随着车险市场的蓬勃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开始盯上这块“蛋糕”。他们打着“统筹保险”的旗号,冒充知名保险公司员工,诱导消费者扫码付款,实则售卖的是“统筹服务”,不仅理赔难,还存在公司跑路的风险。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揭秘这种新型骗局,帮助广大消费者更新自己的金融防诈“案例库”,牢牢守护钱袋子!
案例回顾:轻信广告秒付款 “车险”变“统筹”
邱先生最近喜提一辆新车,没想到糟心事却接踵而来。他在手机App上看到一则车险广告,业务员自称是某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声称可以为他办理汽车商业险。邱先生信以为真,通过对方提供的二维码支付了保费。然而,当他收到合同时,却发现合同上的公司名称并非该保险公司,而是一家从未听说过的“运输服务公司”。
更让邱先生气愤的是,当他要求退保时,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推脱,并索要高额手续费。邱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所谓的“车险”根本就是一场骗局。
骗局揭秘:“统筹服务”非保险
背后公司风险多
其实,邱先生遇到的这种“统筹保险”并非真正的保险,而是一种名为“车辆安全统筹”的服务。这类服务通常由一些运输服务公司提供,声称可以为车主提供类似于保险的风险保障。
据了解,当前市面上有超过2000家公司名为“统筹”,然而,与正规保险公司相比,一些“统筹公司”往往存在着不少风险隐患:
防诈秘诀:认准正规保险公司 避免“低价陷阱”
针对上述骗局,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发布了明确提示:“车辆安全统筹”并非保险业务,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存在多重风险。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汽车商业险时,务必认准正规保险公司保单,避免选择此类产品。
为了避免上当受骗,国泰产险提醒大家在购买车险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资质核实要牢记:购买前,可通过银保监会官网查询保险公司是否具备合法资质。
合同条款要研究:不要轻信业务员口头承诺,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保险责任、免责条款等内容。
购买渠道要正规:尽量通过保险公司官网、官方App、线下营业网点等正规渠道购买车险。
“低价陷阱”要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车险”产品,一定要保持警惕。
车险是保障我们行车安全的重要工具,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渠道,避免上当受骗。国泰产险也将一如既往,致力于保障广大车主权益,通过全流程数智化服务,让保险购买更便捷、理赔更高效,让每个人都能轻松享受优质的保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