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1 15:51:00
“市场最低”“高额返现”“实物奖励”……
车险诈骗花样多 切勿贪小失了大
驾车出行,车险必备。对于广大车主来说,车险无疑已经成为某种“刚需”。就有不法分子瞄准了这一需求,用“低折扣、高返佣,实物奖励”等幌子诱骗不少车主上当,相关案例也屡见不鲜。
今年4月,张家港市公安局就在其官网上发布了3起因轻信车险低价优惠而导致上当受骗的案例;
4月29日,南京市民王先生接到自称某保险客服的电话,对方以车险即将到期续保有优惠为由,诱骗其扫码转账,后在保险公司系统内却并未查到保单信息,发现被骗,损失4300余元;
仅隔三天,5月2日,苏州市民黄先生接到自称某车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以货车保险即将到期续保有优惠,诱骗其添加对方微信并转账,投保后却未收到电子保单,被骗损失5500元;
同样是5月,在无锡的市民李先生添加自称保险公司经理的微信为好友,对方以优惠办理车险可赠送加油卡、返现等为由,诱骗扫码转账,后发现并未投保,被骗损失4000余元。
综合以上案例可以发现,不法分子都是以“续保优惠”、“低价车险”、“返现”等幌子作为诱饵,然后通过给个人转账骗取钱财。案件并不复杂,手段也未见多高明,却屡屡发生,可见“小便宜”的诱惑力之大。
无独有偶,浙江省反诈中心也在其视频中提到,有不少车主在车险投保时受骗上当,同样是用低价车险吸引车主。先是通过灰色渠道获取车主联系方式,然后通过在线上或各种自媒体平台低价车险的广告吸引车主填写个人需求,并据此生成明显低于市场的报价单。低价的同时,辅之以承诺直接返现或赠送礼物继续加码增加吸引力。受不住诱惑的车主就会扫描对方的二维码付款,导致上当受骗。
从目前受骗的人群来说,由于网约车、出租车等运营车辆的保费比普通私家车更高,在“车险低价骗局”中,这部分的车主受骗也相对较多。
在这里国泰产险特别提醒广大车主朋友,在投保车险时,一定要小心以下两种情况,如果出现,很有可能就是遇到车险骗局了:
1、 承诺明显低于市场的折扣和返佣。
当下经过二次综改,车险已经进入“明折、明扣、零佣时代”,返佣促销早已成为过去式,任何高额返佣或实物诱惑都有可能是引人入套的诱饵。
2、 要求微信给个人扫码付款。
购买车险都是实名制,车主直接缴纳到保险公司官方账号生成保单,如果要求转现金给业务员或第三方的,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以防被骗。车险投保一定要选择官方或正规渠道,如险企官方服务号、微信,或者支付宝等线上平台等。
市民朋友要提高识骗防骗能力,遇到保险推销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可以通过官方客服核实业务人员的姓名,或者通过线上支付宝、线下营业网店进行官方投保。贪小往往失大,骗局很简单,识别很容易,难得是克制自己贪小便宜的心理。
事实上,二次综改之后,全国商业车险的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扩大为0.5-1.5,行驶记录良好出险少的车辆就能享受到更低的折扣和价格。从这个角度来说,遵守交通规则,谨慎行驶,才是获取“车险低价”的不二法门。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与其相信那些所谓的“低价”幌子,不如谨慎出行,规范自己的驾车行为,才是正道。